top of page

為什麼我改不了壞習慣: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代償機制

  • metimetwpodcast
  • Jun 10, 2024
  • 3 min read

Updated: Jun 12, 2024



為什麼我改不了壞習慣: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代償機制


概述


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代償機制(Compensation Mechanism)是一個重要概念,幫助我們理解個體在面對不安或不足時如何通過特定行為來補償這些情感。根據阿德勒的理論,個人在感到不安或不足時,會採取某些行為來提升自我價值和克服不安【Adler, 1930】。這些行為可能包括過度飲食、長時間觀看電視或沉迷於社交媒體。雖然這些行為能夠短暫緩解壓力,但從長期來看,它們對心理和身體健康都有負面影響【Graybiel, 2008】。


ree

代償機制的心理動機


代償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可以從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得到解釋。阿德勒認為,個體的行為是為了克服感到不足的情感和提升自我價值。在夜晚,人們可能會利用代償行為來緩解一天的壓力和焦慮,尋求短暫的快感和放鬆。然而,這些行為往往導致更多的心理壓力和健康問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Adler, 1930】【Graybiel, 2008】。



ree


代償機制的矯正方法


要有效地矯正由代償機制引發的行為,我們需要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並採取具體的策略來改變行為模式。以下是一些矯正方法:

ree

自我認知與反思

  • 識別代償行為:首先,個體需要識別自己何時在進行代償行為。例如,是否經常在壓力大時過度飲食或沉迷於社交媒體。

  • 理解動機: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情感需求,如焦慮、壓力或自我價值感的缺失【Adler, 1930】。


ree

替代性行為

  • 健康替代行為:找到能夠提供相似快感但對身心健康有益的行為,例如運動、閱讀、冥想或從事創意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緩解壓力,還能提升自我價值感【Graybiel, 2008】。

  • 建立正向習慣:逐漸建立新的習慣,如每天運動30分鐘或每天花時間冥想,這樣可以減少代償行為的發生頻率【Fogg, 2009】。


ree

社會支持與互動

  • 尋求支持:與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詢師談論自己的感受和挑戰,獲得他們的支持和建議。社會支持可以幫助個體更好地應對壓力和焦慮【Deci & Ryan, 2000】。

  • 參與社交活動:積極參加健康的社交活動,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減少代償行為的發生【Baumeister & Leary, 1995】。


自我激勵與獎勵

  • 設定目標:設定具體、可行的目標來改變代償行為,並跟蹤自己的進展。例如,每周減少一次夜間過度飲食的行為。

  • 自我獎勵:當達到目標時,給自己設定小獎勵,這可以增強動機並幫助保持正向行為【Locke & Latham, 2002】。


ree

結論

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代償機制提供了一個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框架,尤其是當我們面對不安或不足時的反應。通過識別代償行為並採取有效的矯正策略,我們可以改善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Adler, A. (1930).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2. Graybiel, A. M. (2008). Habits, rituals, and the evaluative brai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1, 359-387.

  3. Fogg, B. J. (2009). A behavior model for persuasive design.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uasive Technology (Article No. 40).

  4.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5.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529.

  6. Locke, E. A., & Latham, G. P. (2002). Building a practically useful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motivation: A 35-year odysse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7(9), 705-717.

Comments


Me Time 與你一起討論 

bottom of page